据央视新闻报道,A股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上市公司纷纷交出“成绩单”。
根据年报数据,截至2024年底,超半数上市公司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新上市公司中超八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八大行业,新质生产力持续赋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奥特迅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16.9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286万元,亏损持续扩大。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于2020年2月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分析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主销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专业的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和TPMS(胎压监测系统)产品及服务综合方案提供商。道通科技紧紧围绕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和新能源化的趋势,运用云平台、大数据、AI等核心技术正在向更多专业智能诊断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智能汽车电子零部件以及新能源电池分析系统等领域拓展。
国电南瑞是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卓越的IT企业和电力智能化领军企业。公司以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核心,为电网、发电、轨道交通、水利水务、市政公用、工矿等行业和客户提供软硬件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及应用服务。
4月24日晚,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2024年,公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168.31亿元,同比增长7.24%。在新能源业务版块,持续建设产品、渠道、供应链、品牌综合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先优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77亿元,同比增长104.75%。其中,充电品类在主流电商平台实现了市占率的显著领先。
公牛集团自1995年创立以来,从“插座”这一细分领域开始,不断推动功能、技术与设计的创新,开发出了大批受消费者喜爱的新产品。以创新为灵魂,凭借产品研发、营销、供应链及品牌方面的综合领先优势,公司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拓展、形成了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数码配件三大业务板块,围绕民用电工及照明领域形成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布局。2021年,公牛进入新能源领域。
4月21日晚间,金冠股份(300510)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0.8亿元,同比下降7.3%。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公司总资产33.4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3.1%。分行业看,该公司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仪器仪表制造、充电桩制造及场站运营这三个主营行业的毛利率去年均呈现下降态势,降幅分别为3.08%、9.08%和18.81%。公司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和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调。
吉林省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510)是一家聚焦智能电网、充换电及储能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6年创业板上市,2019年成为国资控股上市公司。金冠股份成立于2006年,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4大生产制造研发基地,这些坚实的平台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金冠股份的产业布局涵盖智能电网、充换电及储能三大领域。在智能电网领域,公司提供智能电气成套设备、智能仪表及智能终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充换电领域,公司专注于充电桩、换电站及场站投资运营的研发、制造、承建运营和整体解决方案;在储能领域,公司提供储能系统、光伏逆变器以及新能源电站的开发运营、EPC总包等全方位服务。公司为电网、新能源汽车、交通运输、数据通讯、轨道交通、能源发电、石油化工、公共建筑等行业提供全场景的综合性系统解决方案。
2024年科林电气实现营业收入40.99亿元,同比增长4.98%。科林电气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归属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外部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等因素所致。从主营产品来看,科林电气的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配电设备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快,分别实现21.07%、17.18%的增长;智能电网用电设备营业收入出现下降,降幅为3.59%;其他主要为施工项目,下降37.10%,降幅较大。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美的集团旗下企业,于1996年在深圳成立,主板上市企业(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多个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实验室。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在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化学储能两大板块,战略愿景是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能源服务商。
4月28日,绿能慧充数字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绿能慧充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15亿元,同比增加56.05%,变动原因主要是本期新能源业务充电桩销售收入增加所致。新能源行业、充电桩销售、工程施工业务的收入及成本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积极开拓市场,该业务销量大幅增长,故其收入和成本均有较大提高。
面向新能源全产业链,能链智电为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主机厂、企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选址咨询、软硬件采购、EPC工程、运营运维、储能、光伏、自动充电机器人等,让电动车主充电体验更好,让产业链各方运营更高效。能链智电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提升产业效率,现已围绕充电服务、移动充电设备、光储充一体化布局海内外知识产权百余项,公司已经推出首款自主研发充电机器人。
4月2日,盛弘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实现收入30.36亿元,同比增长14.53%。在充电桩版块,2024年收入12.16亿,同比增长43%。现阶段公司开始覆盖整车主机厂和其他充电桩集成商等提供充电桩及电源模块产品,产品矩阵更为多元。同时,海外充电桩将以突破重点国家的大客户或行业大客户为关键任务目标,保证海外充电设备业务的稳步增长。
盛弘股份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能质量与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为高端制造业、数据中心、能源及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高效、安全的电能保障;为新能源领域中的储能微网系统、充换电运营、消费及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提供核心设备及全面的解决方案。主营业务包括:全系列核心功率变换模块解决方案、社区充电解决方案、公共充电解决方案、光储充放一体化解决方案、换电解决方案、大功率超充解决方案等。
4月27日,苏文电能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9.34亿元,同比下降28.22%
尽管2024年业绩承压,苏文电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布局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公司计划投资建设1000个光储充电站,结合自研的充电桩设备和储能系统,形成“光储充”全链条服务能力。随着电动车普及及充电设施政策支持,该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982)坐落于新能源之都--江苏·常州,注册资本20696.5万元,于2021年4月在创业板首发上市。在常州和上海两地,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智能制造中心、营销中心和智能化运维集控中心。
截至目前,创新发展出1个云平台,持续精进E(咨询设计)、P(智能制造)、C(安装集成)、O(投资运营)和S(软件信息)5项专业能力,布局变电站、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数字能源、电网6类业务板块,服务工厂企业、产业园区、公共事业、商办中心、住宅小区、集团企业、智能电网七大用户场景,坚持服务业与智造业双轮驱动,持续建设一站式电能服务商的电能侠品牌。
据特锐德2024年年报,其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公司2024年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实现营收48.90亿元,同比+18%;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72%。2024年公司充电量突破130亿度,同比+40%。截至2024年末公司运营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70.9万个,稳居行业首位。公司持续加大充电网生态合作,扩大产业协同。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成立独资/合资公司超过290家,并与保时捷、奥迪、奔驰、埃安、小鹏等超 70 家车企达成合作。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创立,2009年上市,并为创业板第一股,股票代码:300001。特锐德是中国电力产品技术标准参与者和制定者。高铁远动箱变、110kV模块化智能变电站、35/110kV车载变、220kV箱式升压站等多款产品被鉴定为“产品国际首创、技术水平世界领先”;首创多站合一的预装式智慧能源站,将变电、配电、充电、放电、储能、光伏、数据中心、5G一体化深度融合,成为交直流混网的创新综合能源系统。
公司旗下特来电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网业务,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商和充电网运营商。主要从事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充电网的建设与运营,颠覆传统充电桩理念,致力于研发物联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大数据生态充电网,以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为基础,基于先进技术、精致产品、优质服务,为用户提供智能充电整体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
据通合科技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19.89%;但归属净利润仅为0.2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6.66%。扣非净利润也同比下降77.35%,至1904.41万元。尽管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严重影响了盈利能力。
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智能控制领域首家上市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即以电控、电机、电池、电源、物联网平台的“四电一网”技术为核心,面向家电、工具、新能源、工业和智能解决方案等行业提供各种定制化解决方案。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商,是家电和工具行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是新能源、工业和智能解决方案的创新引领者。
万马新能源产业是万马股份一体两翼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聚焦绿色出行生态链,通过提供充电桩、充电APP、云服务、智能运维等产品和服务,构建“源网荷储“产业链条,实现供需精准匹配闭环运行,打造国内领先的城市交通能源服务商,赋能智慧出行。
4月29日,协鑫能科(002015.SZ)发布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96亿元,延续去年经营稳健的态势。伴随能源服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年报首次披露能源服务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等。2024年协鑫能科能源服务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337.25%;毛利率达59.03%,同比增长0.28%。
协鑫能科(证券简称002015.SZ)是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业,专注于清洁能源资产运营与综合能源服务。依托30余年深耕能源行业的经验沉淀,协鑫能科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链,业务涵盖清洁能源生产、虚拟电厂、户用能源系统、储能、碳资产管理等多个板块,构建以“AI+能源”为核心驱动力的智慧能源生态系统。
公司持续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技术融合,打造灵活、安全、高效的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广泛赋能工商业用户、家庭、园区、城市建设等多种用能场景,持续创造客户价值,引领低碳生活,致力于成为引领全球的绿色能源服务商和创新型能源解决方案。
据许继电气发布的2024年年报,2024年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0.89亿元。年报数据显示,许继电气其他业务收入和毛利率水平基本维持稳健:智能变配电系统是公司业务的基本盘之一,2024年实现营收47.1亿元,毛利率24.3%;智能电表业务方面,公司收购许继集团电表资产后该业务成长也较为迅速,2024年实现营收38.7亿元,毛利率24.7%保持稳定;智能中压供用电设备2024年实现营收33.5亿元,毛利率达到18.8%;新能源及集成业务明显收缩,全年实现营收24.6亿元,是影响公司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该业务毛利率水平较低仅8.1%。
据阳光电源发布的2024年报,2024年全年,阳光电源实现营收778.57亿元,同比增长7.76%,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阳光电源是少有的在2024年实现营收规模、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企业,也是2024年唯一盈利突破百亿的企业。阳光电源表示,2024年,在国际形势复杂、行业竞争加剧等背景下,公司聚焦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氢能等核心赛道,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品创新升级,深化全球市场布局,加快数字化项目落地,进一步扩大全球领先优势,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凯发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网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易事特集团始创于1989年,2014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集团持续深耕产业数字化和“新能源+储能”两大领域,主营智慧电源(UPS/EPS、电力电源、通信电源、高压直流电源、特种电源、电池系统、电源网关及云管理平台等),数据中心(模块化数据中心、集装箱移动数据中心、行业定制数据中心、智能配电、动环监控系统、精密空调等)和新能源(风力变流器、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EMS、BMS、钠/锂电池电芯及PACK、充电桩、换电柜、空气能热泵、能源网关及云管理平台等)三大战略板块业务,是数字能源产品及风光储充解决方案上市公司。
据英杰电气发布的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80亿元,同比增长0.59%;毛利润为6.85亿元,同比增长4.25%;归属净利润为3.23亿元,同比下降25.19%;扣非净利润为3.07亿元,同比下降27.87%。尽管公司在收入上略有增长,但净利润面临较大压力,显示出盈利能力的显著下滑。
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专业的工业电源设计及制造企业,于2020年2月1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首批百家优秀民营企业。二十多年来,公司始终以自主研发、持续创新为核心,专注于以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为代表的工业电源设备的研发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建材等传统行业以及光伏、核电、半导体、环保等新兴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