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记者在徐州经开区金山桥综合能源站看到,有不少网约车司机来到这里给“爱车”充电。
司机吕宜安告诉记者,前几年开车时,他要四处寻找充电桩,而现在充电站就建在他家附近,非常方便。基本上四十多分钟到一小时的时间,就能充50度电,花费也就40元左右。另外,这里还有休息室,休息室内也有热水等,都很方便。
为进一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徐州交控能源公司于2024年10月建成并启动了徐州东部首座集光、储、充于一体的金山桥综合能源站。
站内配备了19把充电枪,可满足19台车同时充电,日均充电量4000余度,日均服务用户约150名,主要为蟠桃路和杨山路周边居民、厂矿企业和宝莲寺的游客解决充电问题。
截至2024年底,徐州交控能源公司已建成25座公交专用充电站,可保障全市1300多台公交车辆充电;同时建设34座公共充电站,配备451杆充电枪,为私家车、网约车、新能源物流车、环卫车、渣土车等提供服务,还有3座出租换电站为出租车和网约车提供换电服务。其中金山桥综合能源站通过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提升了绿色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了电网的负荷,增强了经济性。
我们利用晚上的谷时电储存起来,白天高峰期进行放电,这样我们有效地降低了电价成本,给用户落到真正的实惠。
记者了解到,除了徐州交控能源公司、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等本土企业外,还有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多家新能源企业在徐州布局充电业务。越来越多的充电站,让市民享受到更便捷的充电服务。
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充电桩之后,感到特别省心,没了里程焦虑。我大概每周充两到三次电,每次充三十分钟左右,然后就可以充满,充电价格也相对都能接受,充电一次30元左右。”
而柔性充电技术的应用,实现电流、电压柔性输出,不仅能延长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寿命,还大大提升了电池充电的安全性。
根据徐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的数据,近五年,我市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2020年的0.64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8.71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车主对充电桩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024年,全市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承诺公示企业新增23家,累计达57家。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建成公共充电站超800座,各类充电桩总数累计突破6000个。按照规划,2025年,我市将新建100座公共充电站,覆盖市区主要商圈、交通枢纽及部分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