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江西全省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的短板将加速补齐,这也是
事实上,今年是 财政部、工业 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 三部门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的第二年。
去年6月27日,我省赣州市安远县、九江市武宁县、南昌市南昌县成功列入试点备案名单,单个试点县将最多获中央财政补助4500万元。
根据最新通知, 相较于第一批试点,今年发布的第二批试点支持省份范围和试点县总名额均有所扩大,计划在26个省遴选75个试点县开展试点,比2024年增加了8个。 同时,考虑到2024年各地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2025年将申报试点县所在地级市汽车保有量门槛从20万辆提高到25万辆 。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优化了申报条件,提出鼓励两个及以上的县联合申报试点,并作为整体共同完成试点任务及考核等相关工作,联合试点县占用一个试点县名额。
相较于城市,当下乡镇农村地区的充电设施建设情况不容乐观,依旧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国内目前公用桩的车桩比远好于欧美,但存在利用率不足的问题。目前充电桩覆盖不全,当前高速公路还有10%的服务区未覆盖,乡村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小于5%。
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对较少,充电桩的利用率不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导致此前企业和社会资本对农村充电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广大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2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王芳认为,当前广大乡村地区仍面临着整体规划缺失、布局不合理、电力供应不足、盈利模式不明朗等诸多挑战,影响乡村公共充电桩的推广。
此外,相较于城市,由于农村地区充电桩分布较为分散,运维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一些充电桩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出现设备老化、损坏等问题,而一旦充电桩出现故障,由于整体运维水平不高,造成充电服务中断时间长,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充电桩下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土地政策、完善电网配套、提升运维管理水平以及激发市场需求。